机构设置
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首页  >> 机构设置  >> 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一、运动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

  

  运动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实验室建筑面积2760.4平方米,拥有价值2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大型仪器价值1664.98万元,20万以上的仪器设备47台。实验室有在编人员34人,其中高级职称31人,占91%;博士22人,硕士5人;国家体育总局奥运科技专家组成员8人,科研团队负责人11人;“百人计划”培养对象7人。实验室主任为王清研究员。

  运动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采用运动生理和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病理学、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中的方法和技术手段,重点解决运动训练实践中的科学监控问题,实现对优秀运动员体能、技能、战术训练水平、承受训练负荷状态等的系统监测和综合评价,实现运动性疑难问题的快速诊断和进行相应的研究,实现优秀运动员的选才和运动性猝死的早期诊断,实现对运动项目比赛和训练现场的测试与评价等多种功能。

  生化实验室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评价”体系已经4年,取得了卫生部检测检验中心颁发的《全国多项指标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成绩合格》证书,标志着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操作水平达到国家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要求标准。

  重点实验室获得伦敦奥运会科技奖励22项,其中项目贡献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突出贡献奖6人。

  

  二、运动心理重点实验室

  

  运动心理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7年,实验室固定使用面积143.64平方米,包括5个实验室,即心理测试实验室、心理训练与咨询实验室、综合生物反馈实验室、ERP/EEG实验室、心理监测实验室。同时在国家跳水队、举重队、乒乓球队、训练局等地设有专用实验场地。

  实验室仪器设备原值455.48万元,大型仪器设备包括虚拟现实系统、事件性相关电位(ERP)、经颅磁刺激仪、眼动记录系统、生物反馈仪、多人心理中央控制系统、行为记录分析系统、动态脑电图仪、脑成像仪、Apple剪辑包装系、维也纳心理测试系统等。

  实验室共有6名职在编人员,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名,中级职称人员2名,高级职称占比50%;具有博士学位人员3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人员1名。学科带头人张忠秋研究员(博士)被聘为二级研究员岗位。实验室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毕业8名),培养或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4名。

  运动心理重点实验室立足运动实践,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提供心理科技服务,在运动员的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训练与监控中发挥支撑、带头和示范作用。

版权所有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ICP:13023979号-3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邮编:100061
电话:010-87182527 传真:010-8718260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