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发展

  北京奥运会后,随着国内国际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科技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我国战略发展的重要选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速推动我国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科技创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国家级社会公益类体育科研机构,科研所始终坚持“体育事业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必须发挥先导作用”的方针,以求实创新的精神,紧密结合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在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发挥科技支撑、科技保障和科技先导的作用。

  在圆满完成上一个五年规划任务的基础上,科研所根据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规划和体育事业发展的“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整体布局,以《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体育总局中长期体育科学与技术研究指导纲要》为指导,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实际情况,先后研究、制定了科研所的“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2015年6月,根据体育总局党组决定,田野同志调离科研所,由张良同志任科研所所长、党委书记。2018年5月,张良同志调离科研所,由冯连世同志主持工作。在此期间,科研所以“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工作方针为指导,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以解决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中遇到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主旨,坚持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协调发展,坚持体育自然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相结合,坚持人才强所战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重点围绕增强人民体质和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开展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研究工作,持续拓展和发挥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方法研究、提高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和体育工程技术研究四大研究领域的优势。

  “十二五”期间,科研所不断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以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完善合同聘用制度为基础、岗位管理制度为核心、绩效考核制度为手段、激励分配制度为保障的便捷、高效、内在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建立高效的科研管理系统。“十三五”期间,科研所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9月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在机制创新、人事绩效和薪酬制度改革、科研项目及经费管理、科研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出台并实施了一批新的办法,形成了所长负责制、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相结合的现代科研院所管理制度;试行“创新研究中心”,探索内部治理结构的创新,修订岗位聘用办法,实行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和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建立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人员活力;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建立科研项目分类管理办法,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制订了科技成果转化办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经费筹措与投入机制;强化了科研所外网的信息宣传、科学普及和内网网上办公功能,通过推出协同办公手机APP实现移动办公功能,加强信息宣传和办公信息化建设。通过这些改革举措的制定与实施,激发了科研所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的活力,有效地推动了科研所优势学科研究水平的不断提升,拓宽并加深了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科研机构及行业、企业的合作,更好地保障了科研所通过科技支撑与引领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目标的实现。

  在党建方面,10年来,科研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组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警示教育,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落实巡视整改任务,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完成所党委、纪委和工会组织换届工作。群团组织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职工活动,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文化氛围。在学术交流方面,近10年来,科研所共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约60次,接待来所学术交流和访问的外国专家学者约72批300人次,涉及20多个国家和地区,派出172个代表团507人次赴国际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访问。通过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科技助力奥运国际论坛,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从运动员选材、体能训练、专项技术训练、高原训练、疲劳恢复、生理生化监控、运动心理调节、多学科团队合作以及互联网大数据存储应用等多个视角展开学术交流;同时,科研所也形成了科研人员定期出国培训的制度化和普及化,这些都为科研所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打下了基础;在科研成果上,一方面鼓励科研人员将国外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实践,也鼓励科研人员在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上发表成果,提高我国体育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在承担重大项目方面,10年来,科研所共承担科技部项目8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1项,博士后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留学基金项目3项。

  在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方法研究领域,自2009年国务院颁布和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位置更加重要。2014年,在《国务院关于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事业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面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提出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号召。科研所作为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体系的核心技术部门,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部门、多领域、多层次协同配合的格局,依托应用基础性科研成果,开展中国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研,建立了国民体质监测大数据库;以研发更科学、更专业、更安全的全民健身方法为手段,开展运动健身科学指导、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活动等公益服务,形成了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科学健身方法指导—为政府健康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服务大众百姓的研究体系。

  10年来,科研所先后承担了《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2013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2014年6—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2015年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2016年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2017年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中日国民体质联合调查》《2010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民体质监测》和《2015年澳门特别行政区市民体质监测》等工作,组织撰写了《科学健身指导丛书》,组织开展了“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列活动”,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为全面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状况,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科研所于 2008年1月至 4月,科研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开展了第三次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在2007年里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科研所成立国家调研组,负责调查工作的技术规划和实施。本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00多个地市(区、县),采访了2249个居(村)委会的5万余居民户,共获取有效样本量88,625人、有效数据750余万个。这是我国历史上范围最广、数据最全的一次群众体育入户调查。12月17日,体育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了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结果。调查表明,2007年全国有3.4亿城乡居民参加过体育锻炼,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标准(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每次锻炼持续时间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进行统计,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28.2%(含在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年龄特征为:年轻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较高,但多数频度较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较低,但达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标准的比例较高,表明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更为积极。

  2010年,科研所开展了第三次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完成了监测工作的全国技术培训、监测网络建设和全国各地监测的技术指导,撰写了《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本次监测数据反映出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持续增高,表明全民健身活动使我国国民体质总体水平持续提高。国民体质表现出体格增强、有氧能力全面提高的特点,但也反映出部分年龄人群的体质水平还有波动,中老年人的力量素质下降趋势没有得到遏制等问题,说明我国国民运动健身的科学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运动健身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增强。2011年9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了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新闻发布会,全国40余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在当天播出的《新闻联播》中编发了新闻。

  2013年5月,为及时了解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的变化趋势,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科研所在北京、内蒙古、吉林、浙江、山东、湖北、广东、重庆、云南、甘肃等10省(区、市),对城乡居民20—69岁人群的体育健身活动及体质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2012年度,10省(区、市)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达到32.7%,与以往的调查结果相比提高了4.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身体形态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城乡各年龄组人群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等形态指标平均数均有所增长;身体机能、素质水平基本持平,但有下降趋势。

  国家体育总局为科学评估《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同时为制定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依据,将第4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提前至2014年,从2014年4月1日起,全国31个省(区、市)的近万名监测人员在93个抽样地市开展监测工作,科研所作为技术牵头单位完成了数据采集、现场督导、数据录入、检验等任务,共获得23万人的测试数据。2015年1月至4月,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科研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对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在2014年中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状况开展了调查。调查从105个地市(区、县)的1,269个街道、乡镇中抽取了8万余居民户,共获得有效样本135,229例。调查数据表明,过去7年来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快速发展,城乡居民体育锻炼的参与度大幅提高,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增强。2014年我国有33.9%(含在校学生)的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2007年增加了5.7个百分点;有39.9%的20岁以上人群有过体育消费,人均消费926元,比2007年的体育消费人数增长了67.7%,人均消费增长了52%。2015年,国家体育总局向全社会发布了《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公报》和《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结果公报》,两份公报高度概括了“十二五”期间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成就,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动《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实施,积极引导和激励儿童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提高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2016年,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科研所组织实施全国10个省(区、市)的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在北京、山西、吉林、江苏、江西、河南、广东、四川、云南、甘肃10个省(区、市)采用PPS抽样方法抽取各15个县(区、市)进行调查。采用入校访问的方式,对6至19周岁的中国籍在校学生(不含大专及以上学生)个体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进行调查,样本量约45000人。通过调查,全面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的状况,为制定青少年体育政策提供了及时、科学的依据。

  2017年10月至12月,国家体育总局又委托科研所在构建“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调查体系的基础上,将“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作为测量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水平和健身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全国开展了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本次调查在全国31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范围内,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式抽选了243个区(县)的1,112所中小学校,对小学4年级至高中3年级的儿童青少年开展了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调查样本147,245个。调查显示,2017年全国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指数为65.8,其中70.2%的儿童青少年科学健身素养指数达到了60以上,儿童青少年对科学健身基本常识的掌握情况好于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儿童青少年充分认识到健身的重要性且健身态度积极。

  自2009年起,为贯彻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和《全民健身条例》的宣传与实施,构建多元化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高广大群众参与健身活动的积极性和科学性,受国家体育总局委托,科研所承担了《科学健身指导丛书》的撰写及出版工作,并通过国家主导、地方承办、社会参与、专家支持的形式,连续9年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科学健身·全民健康”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列活动,覆盖全国近70个地市,惠及数十万民众。活动以全民健康为纽带,普及科学健身理念;以市民受益为宗旨,遴选活动亲民场地;以力量项目为基础,组织特色活动开展;以扩大影响为导向,开拓活动宣传广度。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和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科研所负责具体承办工作,完成了体育节的组织、协调、竞赛、阳光体育展示等各项工作,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体育频道和十余家国家级媒体、网站,以及几十家地方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仅在百度上搜索“全国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的结果就达10.7万余条。从2011至2017年,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大会)每年举办一次,共举办了7届,该活动对打造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的品牌,提升科研所的社会影响力和公益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根据我国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国家体育总局的工作需要,科研所成立了“青少年体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围绕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全国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普及、全国青少年体育基础数据统计等项工作展开青少年体育科研及健康促进工作。

  2013年,科研所开始承办每年一次的“阳光体育科学健身校园行”活动(后更名为“全国青少年科学健身指导普及”活动)。活动旨在广大青少年中广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引导青少年养成科学健身的良好习惯。从2013至2018年,活动每年都在全国选取10至11个省(区、市)展开,共举办了6届。科研所通过向青少年学生编发数十万册《青少年科学健身与营养手册》及《科学健身挂图》,邀请体育明星、学生、家长、教师等多方参与,体验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与魅力等形式,培养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

  为加强青少年体育的信息化建设,国家体育总局于2012年启动了全国青少年体育基础数据网络填报系统的建设工作,科研所作为承接单位,迅速组织人力、物力为该系统的建设提供支撑,并于2013年完成了该系统的建设工作。2014年,组织实施了全国青少年体育基础数据统计第一次全国网络填报,全国32家省级单位参加了填报培训和数据上报工作。此后每年,科研所都承担了对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少年体育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推进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2013至2014年,受体育总局委托,科研所在北京开展了2014和2015年国家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评审工作;并于2014年开始对25个奥运项目的《中国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训练教学系列大纲》进行了修订,进一步提高大纲的系统性、科学性、针对性,切实加强对各项目青少年运动员教学训练工作指导。

  2017年起,为了贯彻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体育与医疗深度融合,科研所先后成立了“体医融合促进与创新研究中心”、“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常州)运动康复研究中心”,旨在广泛传播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引导树立科学健身观念,实现科学健身指导常态化,全面推进科学健身指导工作科学发展。科研人员通过大量的基础性研究,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特点,提供科学健身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持。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先进适宜技术推广科技惠民示范项目《“体医融合”先进适宜技术科技惠民示范》《健康养老科技示范》规划方案的编写和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指导平台建设要求》的起草工作。2018年,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牵头、科研所作为主要承担单位,推进运动处方库建设项目,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研究力量开展运动处方理论体系框架建设、运动处方研发和运动处方师培训工作。为了纪念我国第10个“全民健身日”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10周年,科研所创编了“科学健身18法”并在微信公众号推出。通过研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练就有效”的科学健身小妙招,在广泛倡导全民参与、积极引导科学健身的同时,提升国民体质与健康水平。“科学健身18法”获得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科技部、中国科协联合举办的“2018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视频类优秀作品奖。分别与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儿童医院、北大医院、广安门医院、北医三院、解放军总医院和北京安定医院开展呼吸病、青少年肥胖病、糖尿病、心血管病、呼吸睡眠障碍和抑郁症的运动康复研究等工作;在樊代明院士倡导下,牵头联合近百家单位成立“中国医体整合联盟”。2018年10月成立(常州)运动康复研究中心,旨在打造国内知名的运动康复示范平台,推动运动康复培训项目发展,加快我国运动康复人才培养和学科体系建设。

  在提高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领域,科研所围绕备战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的科技需求,充分发挥多学科协同攻关的技术优势,进一步完善国家队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模式,对我国优秀运动员进行系统深入的训练监控、体能训练、技战术训练、心理调控、伤病防治、运动康复、营养补充、信息分析等全方位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同时加强与体育系统外的科研院所合作,加大新方法、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发力度,提升整体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解决运动训练关键问题的能力,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保障。

  北京奥运周期,科研所建立了一套科学、系统的科技服务和保障工作体系。在国家体育总局成立的4个北京奥运会科技专家组中,我所专家分别担任了高原训练、训练监控与恢复和心理调控3个专家组的组长。以高原训练专家组为例,以副所长冯连世领衔的专家组,在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共组织、带领专家下队100多人次,分别到云南、青海、贵州、内蒙古、浙江、陕西、黑龙江等地,为赛艇、皮划艇、游泳、拳击、竞走、女子马拉松、中长跑、现代五项、自行车等国家队,开展科技服务、咨询和指导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工作总结和建议40余份。科研所组织编发《高原训练指导手册》《高温高湿训练指导手册》《高原训练动态简报》《高原训练实用问答》和《运动拉伸实用手册》,举办专题讲座,加强高原训练最新成果推广和普及。通过专家下队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服务工作,提高了教练员对高原训练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为提升国家队高原训练科学化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体育总局各级领导、有关项目管理中心领导和教练员的一致认可,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提升了科研所在2008年奥运会备战工作中的科技保障作用和地位。

  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创造了奥运史上的最佳战绩。科研所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得到了体育总局和各运动项目中心的高度认可。《中国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理论与方法》获得200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科研所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第29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4项,获得个人贡献奖一等奖4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10人。

  北京奥运会后,科研所迅速转入到伦敦奥运周期和里约奥运周期的备战工作中,将科技备战作为全所工作重点,坚持“体育科技解决运动训练实践问题”的指导思想和面向运动训练一线的科研攻关与服务的研究模式和工作模式,构建备战奥运会的科技保障平台,持续发挥科研所在科技备战重大国际比赛中的主力军作用。

  在伦敦奥运周期和里约奥运周期,科研所重点围绕16个运动项目进行了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在伦敦奥运周期,有25人担任了国家队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负责人;在里约奥运周期,有27人担任了国家队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负责人。他们率领科研团队或课题组成员对所负责的运动项目国家队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辅助这些项目国家队优秀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奖牌71枚,其中金牌33枚、银牌21枚、铜牌17枚;在里约奥运会上获得奖牌70枚,其中金牌26枚、银牌18枚、铜牌26枚。

  科研所的“运动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和“运动心理训练重点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优秀运动员备战奥运会等重大国际比赛的专项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重要工作平台。在伦敦、里约奥运周期,科研所重点实验室共完成了30个国家队5万多人次的生化、生理、生物力学、心理测试任务。这些工作主要为每周的生理生化检测、定期的运动技术和战术诊断、体能测试与诊断等提供指标数据,充分发挥了重点实验室的科技保障功能。

  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国家队科学训练和管理水平,在体育总局部署下,科研所牵头成立了国家队信息化平台建设工作组,整合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方面的资源,建成国家队信息化平台。在备战奥运会的工作中,信息化平台通过各种训练、比赛信息数据的积累以及数据分析,实现训练信息数据资源的充分利用,为教练员不断深化对项目发展规律的认识,科学地制定训练、比赛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为开阔科技人员下队进行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基本思路、方法和手段,科研所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围绕当今竞技体育科研领域的热点问题,组织召开了 “国际体育科学高层论坛”等,围绕“竞技体育中的科技服务”“高原训练与健康:国际视角下的理论与实践”等介绍了国际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和运动营养学领域中的有关成果和成功经验,就优秀运动员的高原训练和低氧训练的理论与实践展开讨论与交流。同时,资助科技人员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人事司组织的出国培训班。这些活动提高了科研所科技人员对专项训练规律的认识,有效提高了解决运动训练实践难题的能力。

  在国家级课题层面,以科研所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我国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研究》为例,从专项特点、训练规律、训练体系和监控体系等方面入手,针对我国长距离游泳、竞走、拳击、蹦床、花样游泳等14个潜优势项目取得突破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运动员专项选材、体能训练、竞技能力、损伤防治、专项训练器材、竞赛组织与管理等关键性问题;在国家体育总局课题层面,科研所针对国家队在备战奥运的训练和比赛中遇到的关键性问题,承担了《世居高原运动员科学选材、训练理论和方法研究》《高原训练减控体重效果及对肌体代谢的影响》《康复性体能训练研究》《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机能数字化档案要求》《运动性心血管意外医务监督与预警机制的研究》《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气候服务与训练指导计划》和《备战里约奥运会气候服务与训练指导计划》等研究;同时,科研所还利用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科研人员完成了《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状态监测方法与指标的研究》《球类集体性项目比赛负荷特征及运动形式的研究》《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比赛技战术分析评价体系研究》《高温环境下运动对机体不同部位的影响及环境预报与应用服务的基础研究》和《基于行为心理学构建的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心理发挥水平监控方式研究》等科技攻关课题。这些应用基础性研究提高了科研所解决运动实践中难点问题、共性问题和关键问题的能力,为国家体育总局整体科技保障能力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在伦敦奥运周期和里约奥运周期的最后冲刺阶段,科研所以训练理论创新为目标,将国际体育科技前沿的新理论、新方法与探索训练规律相结合,将数字技术、新材料等相关领域的新成果与创新训练方法相结合,引进翻译了《肌肉训练最优方案》等一批国外体育科技最新研究成果向国家队发放。同时,针对伦敦、里约奥运会之前的备战情况,组织编写了《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果汇编》《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备战历届奥运会科技成果汇编》《高温高湿环境训练指导手册》《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指导手册》《气候服务与训练指导手册》《高原训练指导手册》和《身体状态调节指南》等系列手册,为国家队备战伦敦、里约奥运会提供了丰富详实的信息与参考。

  在伦敦奥运周期和里约奥运周期,科研所圆满完成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受到了体育总局和各运动项目中心的高度认可。2013年,科研所获得国家体育总局第30届伦敦奥运会科技奖励22项。其中,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项目贡献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个人突出贡献奖6人。同时,科研所还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备战第30届伦敦奥运会优秀组织单位奖。

  里约奥运会后,科研所科技人员又投入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科技备战工作中。 两年来,科研所继续承担了总局备战奥运科技专家组办公室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专家咨询和服务工作。科研所科研人员深入田径、游泳、跳水、篮球、足球、举重、乒乓球、体操、羽毛球、摔跤、自行车、花样游泳、攀岩、拳击、短道速滑、自由式滑雪、雪橇等21个项目的国家队运动训练一线开展科研服务保障工作。12人担任科研团队负责人,为优秀运动员在专项训练、训练监控、体能、技能、战术、心理、医务监督、机能恢复与营养、青少年后备力量培养、选材等方面提供了综合性科技支撑。

      “科技助力奥运”是体育总局备战奥运工作的重要战略方针,科研所作为具体组织单位,与总局科教司、备战办举办了系列“科技助力奥运”国际研讨会,交流国际体育科技的前沿问题和最新动态。为推动中国高水平智能化场馆建设和应用,科研所承接了体育总局“科技助力国家队智能化训练场馆建设的功能设计和实现—以国家田径队室内训练馆建设为例”科技服务项目。承担实施了由总局科教司、竞体司、备战办牵头的国家体育总局“跨界跨项选材”测试活动,组织国内运动训练专家和教练员开展“跨界跨项选材”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科研所还召开了“科技助力奥运”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对接会,探索整合体育界和社会的科技力量服务奥运备战。2018年6月至8月,科研所承担了亚运会国家队机能监测工作,共进行机能监测165次涉及57支国家队的运动员2428人,定期出具检测报告上报总局科教司。8月,科研所协助组织了雅加达亚运会综合保障营科研保障组工作,工作内容包括运动员心理调节咨询,高温环境应对策略,运动营养咨询服务,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情报信息,应用科研仪器为运动员加速疲劳消除,配合医生为运动员提供体能训练和伤病治疗。赛会期间,保障营科研保障组共为27个项目421名运动员提供了共计598人次科研保障服务,占中国代表团运动员总人数的49.8%,为中国运动健儿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

  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领域,10年来,科研所始终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以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为宗旨,从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大局出发,紧密结合体育工作实际,形成了突出体育政策法规、体育产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特色。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以及建设体育强国的大背景下,科研所围绕上述重点领域加大了研究力度,为政府部门的宏观决策、单项体育协会的改革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形成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在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咨询方面,科研所参与了《国务院关于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意见》(国发〔2014〕46号)的前期研究和起草工作;主持《我国体育服务业发展报告》的专题研究,完成《体育竞赛表演业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工作;参与了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起草与修订工作;参与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起草并解读与体育相关内容。

  在承担体育总局工作任务层面,2009年,科研所承担了体育总局政法司委托的重点社科项目《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获得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优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协助体育总局经济司开展《体育产业及相关产业统计研究》《体育经营活动政府规制体系的建设研究》以及《体育服务经营活动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研究工作;2010年,出版了《体育强国战略研究》《中国职业体育评述》等研究成果与专著;2011年,参与了体育总局政法司牵头的关于中国足球调研、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管办分离实施意见三项重要调研和研究任务;2013年,承接了体育总局政法司委托的重点社科项目《中国体育改革研究》;2015—2016年承担了《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编制工作和分课题《“十三五”体育发展环境分析》的专项研究,起草了《备战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科技工作计划》等。

  科研所还承担了为篮球、足球、水上等项目发展规划及市场开发等方面的研究;承担总局气功中心、人力中心《健身气功管理方式改革的社会学调查与制度创新研究》和《新时代中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应用研究》;承担了地方政府如北京、天津、成都等城市体育发展规划的研制;积极协助体育总局与其他部委联合完成了我国首部《全国体育旅游业现状调研报告》,协助起草了《关于加快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等重要文件。2018年,科研人员在《体育科学》第4期发表的《新时代电子竞技和电子竞技产业研究》被2018年第17期《新华文摘》转载并在该刊封面进行了重点推荐。

  2016年,作为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科研所成立了“中国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中心紧密围绕当前国家体育发展重大规划、政策,紧密结合当前体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加强与体育总局相关部门、地方政府的联系,开展前期政策研究和专家咨询工作,完成了《建设体育强国的内涵、指标体系和基本路径》《中国篮球发展规划》《2017年我国发展体育消费的分析研究报告》《体育职业联赛改革研究》和《成都市运动休闲小镇建设标准》等课题研究工作。

      在体育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科研所重视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近10年来,研制了多种专项训练器械,研发了指导运动训练和大众健身的软件和产品,获得了多项专利,为提高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和大众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十二五”以来,科研所开始加大体育工程学、体育系统仿真技术、新材料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加强体育工程实验室建设,建立了以传感器、物联网、软件工程、检测和标准化为主的多学科和多个单位的联合研发和实验平台;研制开发了多种体育科研训练、体育教学、体质测量、全民健身、体育服务检测等方面的仪器器材装备和软件。“十三五”期间,重点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服务、传感器网络等技术,以多源数据同步采集、动作识别和姿态估计、可穿戴式装备在体育领域的应用为重点方向,面向科技助力奥运、全民健身、体育产业、体育工程学科发展等重大需求,以提升专项训练与科研、运动健身与康复、体育服务检测与检验等方面的仪器器材、设备设施的智能化为目标,持续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并在智能化体育场馆与设施设计与建设、自行车和冬季项目的技术监控与服务、体育动作识别和技术分析等方面开始了实际应用。

  2009年,科研所“体育仪器器材研究中心”更名为“体育工程研究中心”。近10年来,中心陆续取得了2项科技部科研院所技术开发专项资金项目、1项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北京市科委课题和多项体育总局科研课题。作为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仪器器材分会秘书处,中心共主办、承办和协办了9次全国体育工程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中国体育仪器器材科技创新大赛、全国体育工程科技创新设计展等。组织全国体育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编写了1次中国科协和2次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科发展报告中的体育工程学科部分。

      2008年7月,“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服务检验中心”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并正式挂牌成立。体育服务检验中心的成立顺应了国家加大体育行业安全监管力度、规范体育市场、促进体育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为国家体育总局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和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能力提供了技术手段。检验中心成立以来,在体育服务检验、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管理以及相关的体育仪器器材研制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相关的体育工程学研究与标准化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0年来,检验中心积极承担体育标准制定任务,开展体育场所检验。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在检验中心设立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国家标准专家组,组织起草和审定了21项GB 19079《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以及检验实施细则,编撰出版了《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国家标准释义》。组织制定了《体育信息分类与代码》系列4项国家标准、《运动员身体形态与机能数字化档案要求》体育行业标准,为“互联网+”体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基础。2008-2010年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委托的全国体育经营场所安全监督抽查任务,完成全国百家游泳和滑雪场所监督抽查。2013年高危项目经营许可实施以来,检验中心长期承担全国各地高危项目行政许可前的检验任务和地方体育局委托的日常监督检验任务,如太原、青岛、大连及北京、天津、河南、山东、湖南、吉林、广西等多个省市相关地市或区县监管部门整体委托的行政许可前检验任务,以及北京市体育局委托的每年全市夏季游泳、冬季滑雪监督抽查检验任务等,为高危项目经营许可提供了技术支撑。

  2016年底,科研所为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体育科研服务社会水平,组建成立了“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智慧体育创新研究中心重点工作集中在健身物联网标准建设、运动大数据技术研发、智慧体育专项软硬件开发、智慧化场馆建设管理研究等等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涵盖了构建人体PAMS模型、研发动作识别技术和智能化运动产品、研发PAMS大脑等等。中心联合相关院校和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加强成果转化工作,先后与华为等高技术企业共建了4个联合实验室,以科技成果作价投资方式与企业联合成立创新型科技企业研发中心。

  科研所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常设办事机构的挂靠单位。10年来,在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科协领导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坚持“为体育中心工作服务,为提高体育科学化水平服务,为体育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工作定位,坚持“推动创新、强化服务、拓展提升、开放协同、普惠共享”的工作思路和“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方式,团结广大体育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学会的优势,积极回应国家社会需求,紧密围绕体育中心工作,着力服务体育改革发展实践,在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技创新、科普推广、国际交往、承担政府转移职能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广和科技服务方面,学会以全民健身日和全国体育大会为契机,从2009年开始组织了4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在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方面,学会及其相关分会结合备战伦敦奥运会、里约奥运会、东京奥运会的实际需要,为教练员、科研人员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在承担政府转移职能任务方面,从2016年开始,学会牵头体育总局运动处方库建设工作,组织全国体育和医疗领域的高水平的专家开创性地开展了运动处方理论体系、标准体系和应用体系的研究与实施工作;在反兴奋剂工作方面,学会对所有国家队集中采购营养食品进行了公开申报、专家评审、征求各国家队有关意见,更新了营养食品采购目录,在确保不出任何兴奋剂问题的前提下,提高运动员营养食品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学术交流方面,10年来,学会及其分会共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400余次,交流学术论文6万余篇,参会人次达7万多人次,包括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各相关部门联合举办的重要学术会议以及18个分会分别主办的各学科学术年会已经成为了高水平、宽领域和多层次的全国体育学术交流平台;在国际交流方面,近10年来,学会与丹麦、瑞士等国家的相应组织建立了双边合作关系,出访30余次百余人次,接待来访20余次外国专家百余人次。

  在体育学术期刊建设领域,《体育科学》作为国内最有影响的综合性体育学术杂志,连续多年被国内各类中文学术期刊评价机构评为中文体育类学术权威期刊,影响因子和CI值始终排名第一,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转载。2012年,《体育科学》成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期刊;2015至2017年,《体育科学》又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TOP50项目”资助;其微信公众号刊登的文章最高阅读量达到14,000多人次,显示了在学界的突出影响力;2018年以来,《体育科学》根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加强了对十九大精神的宣传,以国家战略发展视角,系统、科学地研究和解读体育事业方略和体育学科发展的重点趋势。目前,《体育科学》每年根据体育领域的重大热点领域举办学术研讨会,一方面邀请权威专家作大会报告,另一方面编辑部与广大学者进行体育各学科领域及研究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广泛交流,促进了学者与编辑的共同成长。《中国体育科技》杂志作为科研所主办的期刊,坚持以科技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建设为战略导向,致力于体育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性成果的发布,尤其侧重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及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近10年来,《中国体育科技》杂志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办刊质量稳步提升,形成了独特的办刊特点,连续被评为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是我国体育领域的重要科技期刊。

  风雨兼程一甲子,春华秋实六十年。在新时代,科研所将继续秉承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体育工程技术研究这四大领域的科研攻关与创新实践为主阵地,将服务国家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创新体制机制,开拓进取,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探索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铸就“体育强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京ICP备13023979号-3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邮编:100061 电话:010-87182527 传真:010-87182600
技术支持:青云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