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秒487!这是中国场地自行车队在今年6月举行的中国场地自行车联赛总决赛中,刷新的新世界纪录!
近年来,中国场地自行车项目快速崛起,给观众带来许多惊喜,而这背后频繁的伤病和体能恢复不佳一直是困扰运动员训练的难题。2023年2月,总局科研所运动康复研究中心主任赵鹏带领团队进驻场地自行车国家队,强大的科医复合型保障全面覆盖了运动员训练、比赛、恢复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助力运动员逐步提升竞技表现,实现最佳备战状态。
伤病管理和运动员表现提升是赵鹏团队攻关的重点。
“伤病不仅影响运动员的训练,更损害了运动员健康,以运动员为中心的训练体系就是要通过科学化的系统干预和保障,减少伤病产生,保护运动员健康。”赵鹏说,“我们的团队细分为医疗康复、体能训练、代谢提升、恢复再生、心理调控、营养补充和计时减阻等专业纵队,分别由各领域的专家负责,大家协同配合,保障队员远离伤病困扰,提升恢复再生能力,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训练。”
赵鹏向记者介绍,运动员伤病更多的是身体过度使用的损伤,使队员拥有迅速恢复的能力,将丢失的能量和营养快速补回来,不能单依靠按摩、理疗等传统的恢复手段,还得从根上找原因。“像许多运动员损伤集中在膝痛和腰痛,本质是核心力量的问题,只有把核心的力量练上去,加强稳定,才能使整体提升。”
“把重点从‘治’到‘练’上转变。”赵鹏联合总局科研所运动体能专家闫琪共同提出了“康复体能一体化”和“康复恢复一体化”的理念,并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化体系, 在国家自行车队得到了充分应用和实践。摒弃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旧模式,赵鹏团队秉持“康复=训练”和“康复=恢复”的理念,将功能康复融入了运动员的训练和恢复全过程。
赵鹏团队中,运动防护师、运动康复师、物理治疗师、功能训练师各司其职,通过构建更专业的运动功能训练体系,让运动员在补短板强弱项,塑造更强大的自己,同时在这样的一体化科学训练中,队伍伤病率降低到20%以下,运动员的训练表现也得以提升。
服务于中国自行车队的体育科技医疗保障车,是赵鹏团队的“移动加油站”,这也是国内首个配备先进康复设备的科技医疗保障车。运动员在训练结束后会来到这里,在1个小时内,就可以完成身体恢复和专项治疗。“我们将电容电阻和高能激光组合在一起,为运动员缓解膝、腰疼痛;通过冷疗、超低温让运动员快速恢复体能状态;通过肌骨超声看清运动员肌肉和筋膜中的具体变化,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诊疗。在这辆集约化的保障车上,恢复体系和康复体系完成一体化整合,用科技手段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护航。”赵鹏说。
有了自行车队的实践,在总局科研所的积极支持下,赵鹏主持的《康复体能一体化的理论和实践路径研究》课题立项成功落地,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实践标准化流程。“伤病是困扰运动员的普遍问题,以功能训练入手,推动康复和体能恢复一体化,这套体系未来可以在国家队内复制,通过模块化实施,为国家队运动员解决伤病这个‘老大难’问题。”
除内部科技攻关外,赵鹏团队在巴黎奥运备战周期里,也引入了国内外最为先进的测评手段和装备技术,确保运动员在训练、康复、营养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最优服务。数字化监控和领先技术的应用,形成了奥运会备战的多维度恢复模式;在减阻科技方面,采用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模拟比赛环境,增强运动员的适应性和反应速度;团队还特别注重运动员能量代谢水平和心理状态的科学管理,提高大家的机能素质和心理抗压能力。在国家自行车队,巴黎周期在科技支撑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期待在科技加持下运动员在不久后的巴黎奥运赛场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