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队伍
副研究员 首页  >> 研究队伍  >> 副研究员
王富百慧
文章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2-26 | 【打印】 【关闭】

王富百慧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副主任/研究员

 话:  010-87182616

通讯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

邮政编码: 100061

电子邮件: wangfubaihui@ciss.cn

教育经历:

2007.09 -2009.07 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学  硕士

2009.09 -2012.06 中国人民大学  人口学  博士

工作经历:

2012.06 -2016.1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群众体育研究中心            

2017.01- 2018.0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群众体育研究中心

2018.04-2021.08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

2019.04-2021.08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副主任

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

2021.08至今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副主任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2021.08至今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副研究员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研究领域:

新健康老龄化、青少年健康促进、健康传播、公共政策与人口管理

2011年以来发表的论文:

[1]王富百慧.家庭资本与教养方式: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家庭阶层差异.体育科学.39(3):48-57,2019.

[2]王富百慧,王梅,冯强,武东明.分层与共性:我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体育科技.55(1):13-21,2019.

[3]Fubaihui Wang, Qingkai Zhen, Kaigang Li, Xu Wen, Association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related behavior with elderly health in China. PLOS ONE. (09)2018.

[4]王富百慧.动机与兴趣:社会环境与城市青少年身体活动之间的中介因素研究.中国青年研究. (5):76-83, 2018.

[5]王富百慧,王元超,谭芷晔.同伴支持行为对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影响研究.中国体育科技.54(5):18-24,2018.

[6]王富百慧.社会因果还是健康选择?——关于中国老年健康不平等的实证研究.中国体育科技.53(6):13-20,2017.

[7]王富百慧,谭芷晔.生命历程与多重角色:女性体质研究的崭新视角.体育文化导刊.2017(2):190-194.

[8]李培红,王梅,王富百慧. 中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与全球 AHKC报告相关指标的比较. 中国健康教育.33(2):99-102,2017.

[9]王富百慧,王梅,张彦峰,武东明,冯强,蔡睿,王欢,江崇民.中国家庭体育锻炼行为特征及代际互动关系研究.体育科学.36(11):31-38,2016.

[10] 王富百慧, 江崇民, 王梅, 张彦峰. 中国成年女性体育锻炼行为代际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体育科学. 35(9):24-34, 2015.

[11] 王富百慧.新形势下我国公共体育服务模式研究. 湖北体育科学. 33(7):588-590, 2014.

[12] 王富百慧. 新中国女性职业地位变迁研究——基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 河北体育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5):145-148, 2012.  

[13] 王富百慧. 代际传递效应对城市女性就业的影响. 兰州学刊. 34(1):107-111, 2012.

学术专著:

[1]王富百慧著.健康与发展:中国女性的生命历程.人民体育出版社,2016.

[2]王富百慧著.银发中国:新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体育服务现状与反思.中国人口出版社,2017.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新健康老龄化视角下的老年体育服务利用研究(16CTY015).国家社科基金,2016.1-2018.12,课题负责人.

[2]老年科学健身指导内容在医养结合中的推广路径研究(2017B028).国家体育总局科技服务项目,2017.12-2018.12,课题负责人.

[3]青少年身体姿态测评系统开发与综合干预体系研究(基本19-21).国家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基金,2019.01-2021.12,课题负责人.

[4]健康不平等与老年体育服务利用研究(基本17-22).国家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基金,2017.01-2017.12,课题负责人.

[5]生命历程视角下中国成年女性体质变化特征研究(基本14-20).国家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基金,2014.01-2014.12,课题负责人.

[6]哈尔滨市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基本12-31).国家科技部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基金,2014.3-2015.12,课题负责人.

参与工作及项目:

长期从事体育社会科学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及健康传播与科普推广工作,多次参与国民体质监测和全国大型体育社会调查的抽样设计与调查实施工作。

相继参加了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2014年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201320-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的抽测、20146-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的抽测、2016年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状况调查等工作,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承担问卷设计、质量控制、逻辑筛查、数据分析及公报撰写、成果发布等重要工作。调查相关结论为国家体育总局五年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实证支撑。2016年独立完成“2016年全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健身状况调查的抽样设计工作,建立全新的科学抽样体系,主持设计的抽样方案通过国内知名抽样专家的论证,获得一致好评。多次应邀为省市相关机构讲授抽样技术及高级统计分析方法等课程。

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项,多项基本科研业务经费专项资助课题;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期刊论文14篇,出版专著2部。相关研究成果多次为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实证研究结论。致力于开展新健康老龄化研究,聚焦我国老年体育服务利用的现状,探析老年体育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深入解释老年人使用体育服务的决策机制及行为动力。研究结论给出提高老年体育服务利用率和供给率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政府解决老年体育服务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出的体医养相结合的思路和模式,已在全国多家养老机构试行,并取得较好成效,推动了科学健身理念融入医养结合的相关政策,实现体育科技成果与健康老龄化的有机结合。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运动与健康学院合作开展青少年身体活动与健康行为系列研究,相关成果在国际会议中得到一致认可和好评,为我国青少年健康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证支持。

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包括国家体育总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我国女性休闲体育研究,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西藏儿童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获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并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会举办的全国公文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负责国家体育总局首个科普健身推广项目科学健身中国行的品牌策划、方案设计、组织工作、媒体推广,以及活动协调、统筹与执行工作。在全国50个地市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得到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权威媒体争相报道,惠及约5000万人。组织开展近百场系列科普健身讲座,累计受益人数超万人。将科学健身中国行项目衍生的系列成果以科普化、接地气的形式传播推广;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人群的健身需求组织设计精品课程,充分发挥了总局科研机构的权威引导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社会效应,成为科学健身领域的重要品牌。

创新工作思路,针对大众普遍存在的“不健身”和“不会健身”的问题,成功策划并组织推出 “科学健身18法”,得到社会广泛关注。通过研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练就有效”的科学健身小妙招,倡导全民参与、积极引导科学健身。获得由科技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科协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健康中国微视频大赛优秀作品奖,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网、人民日报、生命时报、中国新闻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网、中国日报网、中国青年网等多家官方媒体的关注和报道,微信公众号转载累积阅读量近百万。以视频课程和图文解说两种形式传播推广,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形式,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联合实时发布,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



版权所有 ©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ICP:13023979号-3
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体育馆路11号 邮编:100061
电话:010-87182527 传真:010-87182600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897号